一公局
|
2020-03-28
|
火溪河河岸邊便是七公司九綿項目的工程現場,施工機械正在作業,工人們佩戴著口罩緊張而又有序地忙碌著。
項目地處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藏族鄉,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。施工區域內唯一一條河流——火溪河,為長江重要支流涪江源頭,一級水源保護地?!?/span>
項目所承建的水牛家隧道位于水流保護區上游,其地質均為炭質板巖,一遇水便軟化成黑洞渣。偏偏這是個涌水量大的隧道,只要一施工,裹挾著泥渣的黑水就會紛紛涌進火溪河,極有可能讓清水河變成黑水河。
環保問題不得到解決,現場就不能開工,項目嘗試設置十級沉淀池并添加化學試劑,但因極差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,水質都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狀況。項目經理趙延露把目光投向了污水處理設備。在綜合計算污水處理設備費用,并與采用人工清掏對比發現,選擇合適的設備至少節省7萬余元,而且根據對設備的深入分析,它不僅能有效地處理生產廢水,還能變廢為“寶”。項目立馬聯系廠家給隧道安裝上 了污水處理設備。
設備安裝的第二天早晨5點半,試驗室主任馬敬省經歷了5個多小時的山路顛簸,將水樣送至四川高速公路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進行檢測。7天漫長的等待,給項目換來了好消息,水樣的各項指標均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,符合環保要求。大家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?!?/span>
在取得當地政府、業主公司、總監辦等多方同意之后,項目正式開工,施工生產順利進行。緊接著,又在項目駐地、拌和站各安裝了1臺污水處理設備,用以處理生活污水。就這樣,項目3臺污水處理設備聯合作業,讓項目的每一滴污水“無處藏身”。
在此基礎上,為減輕噪音對環境的影響,項目除了采用常規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外,還在鼓風機房內壁設置了新型的吸音材料,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。
污水遇上“靜音”處理設備后,很快有了“新身份”。在確保水質穩定的前提下,項目書記兼安全總監王超與白馬藏族鄉鄉長李衛東取得聯系,表明項目愿意無償做好施工區域周邊的林地灌溉工作,為守護熊貓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李衛東對項目高度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給予充分肯定,一份林地灌溉協議在雙方的見證下成功簽署,也為每一滴污水賦予了新的使命。除了做好日常的林地灌溉,項目還充分利用水流,多次組織員工在荒地種植樹苗,并對其勤加照顧,日積月累成為了項目全員默認的一項團建活動。
現在,本就茂密的樹木更加茂盛,本就清澈的火溪河更加澄澈,用一汪清泉滋養著這里的山川草木、蟲魚鳥獸,還有那古老的白馬藏族人民?!?/span>?。ㄖx保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