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公局
|
2020-03-28
|
“這次輪到我們保衛黃河了!大家卯足勁,疫情防控要把好關,工程節點要把好關,安全質量要把好關。”在六公司孟州黃河大橋項目施工現場,“搶汛期、趕工期”六個字牽動著每一位員工的心。3月7日,經過22天的艱苦奮戰,孟州黃河大橋項目2020年首片50米波形鋼腹板梁在黃河特大橋上成功架設,標志著孟州黃河大橋項目正式拉開 全面大干序幕。
“三位一體” 打通復工大動脈
2月14日,項目經理李可科帶領首批返崗人員到崗。2月15日,在項目復工復產首次策劃會上,李可科提出了“三位一體”防疫復工工作思路:“必須在一周之內,完成所有復工方案的申報工作,制定好疫情防控相關制度,備足防疫復工物資,確保制度到位、復工方案到位、全面布局到位。”
會后1天,項目出臺了《防疫手冊》《應急預案》《復工方案》及《人員返程及隔離安全管理制度》,針對一冊一案高效落實;針對孟州、鞏義、偃師3個地區不同的疫情管理及地方政策,上報3種復工方案,并在短短4天內及時獲準;安全、物設、辦公室等部門迅速成立防疫復工物資籌備小組,齊心協力,認真做好提前量各類物資籌備,確保長期戰“疫”與復工可持續進行,迅速打通復工大動脈。
“四面八防”擰緊攻堅保險閥
“今天第20次通電話了,大家都在問什么時候返崗,憋著勁想早點回來呢!”2月20日,項目第二次復工復產視頻會議上,負責溝通返崗的小侯皺著眉頭說著。李可科敲了敲桌子說道“那就‘避高峰、分批次’陸續安排大家返崗吧!我們缺人手,復工后的全面施工也需要大家的力量。”返崗復工人員地區分散, 如何如何實現職工和工人全方位、立體式、精準化防控,成為當時最主要的任務。
“每返崗10個人,我們就來個防疫復工三級技術交底,安全教育培訓也得跟上!”安全總監徐朝斌吩咐著防疫復工小組組員,同時著手全面防疫安全排查,對即將復工的梁場、主橋工區嚴格落實復工前安全專項檢查、特種設備檢查;對于返崗人員實行“一核實、二返崗、三檢 測、四歸檔、五隔離、六培訓、七復工、八監管”八防措施,全面進行班前安全生產條件確認,四面八防,持續加力擰緊攻堅保險閥,確保復工生產順利推進。
“五子連珠”吹響復工協奏曲
“我們復工跟其他項目不一樣,5個重點工區咱們要同時開工!”在2月22日,第三次復工生產推進會上,項目總工程師王 成偉這樣說道。線上線下參會人員立刻一片嘩然,否定的聲音充斥著原本安靜的會場。王成偉抬高聲音說道:“疫情防控一時半會還過不去,可是黃河汛期不等人,我們今年的工期非常緊張,架梁任務和依然很重,我們必須要備梁體、搶汛期,為明年通車贏得充分時間!”
“啥也不說!按王總說的開整!”施工生產副經理李思海帶頭起身表態。就這樣,懷著一腔熱情,他們吹響了一曲感人奮進的復工協奏曲。
三天后,項目70%職工和工人出隔離期正式復工。截至2月底,孟州黃河大橋項目50米波形鋼腹板梁預制區等五個重點施工作業區域實現全面復工,大干熱潮正式開啟!
“大干之火”燃起燎原之勢
“北引橋設計共有波形梁90片,目前梁場儲備梁 體8片,橋機現場施工人員已到位15人,架橋機、運梁車等機械全部檢修完畢,梁體以運往橋機作業區,具備架梁條件。”在架梁施工現場促進會上,工段長小武匯報道。“好,大家辛苦了,彈藥充足, 就等著子彈上膛,一定要打響這年后的第一槍,明日準備開架!”項目負責人李可科聽后信心滿滿地對大家說道。
3月1日上午8點,北岸梁場波形梁預制區,節后首片50米波形鋼腹板梁開始澆筑,老班底工人師傅們早已對梁體澆筑工序駕輕就熟,但眼里卻絲毫沒有松懈,1個小時之后,機械的轟鳴聲漸漸落下,2020年首片50米 波形鋼腹板梁順利完成澆筑,大干熱潮的火苗從這一刻燃起,以熊熊之勢席卷黃河兩岸。
次日上午,捷報傳來,首片50米波形鋼腹板梁順利完成架設。截至目前,已經累計完成架設9片波形梁的架設,目前各項工作開展正常,架梁設備、人員、材料等滿足架設需求,儲備梁體5片,預計7月中旬能完成所有波形鋼腹板梁全部架設任務。剩余的55片梁計劃7月中旬架設完成。
截至目前,孟州黃河大橋項目職工到崗122人,其中領導班子和主要管理人員全部到崗,累計到崗作業工人574人,項目全面按下大干“啟動鍵”,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,把耽誤的時間“搶”回來,確保2020年各項施工任務圓滿完成。(廖雪琳 武云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