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公局
|
2020-04-24
|
4月22日,伴隨著最后一根頂板鋼筋焊接完成,四公司承建的賀州鋪門大橋在歷時700多天的建設后,順利合龍,廣西賀州人民迎來了他們的首座矮塔斜拉橋。
22日,賀江上涼風習習,鋪門大橋的建設現場一如往日忙碌,但又比平時多了份肅穆。現場建設者分工協作,緊張有序,主橋合龍段的大重量水袋預壓、中跨勁性骨架焊接以及頂板鋼筋焊接等工序,正在同步進行。上午11時,在項目全體建設者的見證下,大橋合龍段最后一塊頂板鋼筋成功焊接,鋪門大橋在歷經700多天的建設后,終于迎來了主橋合龍的時刻。
“終于合龍了,我們兩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。”在現場,項目負責人曾誠感慨萬千,作為最早參與鋪門大橋建設的工程人之一,他見證了大橋從無到有,一步步建成的歷程。曾誠說,這兩年來,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面臨過無數困難,但在項目所有建設者的同心戮力下,都成功解決了,“今日大橋主橋順利合龍,我們沒有辜負賀州人民的期望”。
鋪門大橋是廣西賀州項目群聯鋪2標的控制性工程,橫跨賀江。橋梁全長593米,塔高44.2米,橋梁跨徑為4×30+90+165+90+4×30米,主橋為90+165+90米預應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橋,兩側引橋為30米跨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梁。共有兩個主塔,主塔立面形成一個寶塔形式,遠看十分壯觀。大橋建成通車后,將徹底解決困擾賀江兩岸人民多年的出行問題。
項目常務副經理曾國勝介紹,鋪門大橋從開工建設到合龍,一路走來并不容易,“除了要應對突發性的暴雨洪澇災害,還要解決水上做深基坑、混凝土圍堰落地生根等難題”。針對這些難題,項目積極采用大跨徑掛籃懸澆施工、混凝土圍堰施工、巖溶發育地區樁基成孔等先進的橋梁建設工藝,不斷改善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中的細節問題,為大橋順利建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“克服困難的過程,也是不斷創新和積累經驗的過程。”曾國勝說,項目在推動大橋建設的同時,還自主研究矮塔斜拉橋分絲管密封索鞍、深水區混凝土圍堰裝置及施工等技術工藝。
鋪門大橋主橋的合龍,進一步加快了項目整體工程的建設步伐。項目建成后,將與廣賀高速公路、國道G355等重要的干線公路連接,進一步緩解粵桂縣域經濟產業合作示范區交通壓力,為賀州市東融產業園建設注入新活力。(四公司 羅譽灃 黃彥儒)